台灣本土現有酪梨品種雖然油脂都不如哈斯豐厚,但新鮮,在樹上達到9分熟後才採,很適合打成酪梨牛奶或單吃,不論沾蜂蜜、蒜蓉醬油、醬油膏、味噌或哇沙米,只要選擇夠成熟、油脂夠豐厚的,滋味會非常美妙。
NT$140
台灣本土酪梨 台灣酪梨是1918年由日本人引進嘉義試種,但光復後大家搞不清楚這作物到底幹嘛用的,所以幾乎全砍光。民國43年農復會做了功課後驚覺這是水果圈中的營養之王,於是趕緊由美國引進12個品種,後續又引進21個品種,這30多個酪梨品種就是現今台灣酪梨產業的基礎。 目前絕大部分種在台南大內。其他產地還有麻豆、佳里,嘉義竹崎等嘉南平原周邊,以及屏東、台東等地,因為吃酪梨的人愈來愈多,所以這幾年種植的農民也愈來愈多。 台灣酪梨區分早生、中生、晚生三大類,以台南大內為例,早生品種像是黑美人、加林1號(菜寮)、嘉選4號會在6-7月間收成,中生品種像是紅心圓、潤蒂、麻豆中生會在7-9月間收成,中晚生品種像是金力士、黑金晚生、十月紅等等會在9-11月間收成,另有晚生的例如秋可得、厚兒等等會在11-12月間採收。
2 件庫存
NT$39
NT$55
商品評價
目前沒有評價。